目前分類:胃腸道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現代人的飲食及生活型態下,大多數的人都應該經歷過火燒心、喉嚨或嘴巴酸苦的逆流症狀,尤其在飽食一頓之後更常發生,甚至有些人有半夜發作的經驗。這些惱人的症狀若反覆發作就可能影響工作及睡眠,需要使用藥物來治療。

    根據國際的定義,胃食道逆流是「因反常胃部內容物逆流導致食道黏膜傷害或是產生相關症狀」。患者在胃鏡檢查的時候若發現食道黏膜產生糜爛、潰瘍、狹窄、穿孔和出血等現象的稱之為「糜爛性逆流疾病」。而有一大部分患者胃鏡檢查食道外觀並無傷害,逆流的症狀卻持續,稱之為「非糜爛性逆流疾病」。臺灣逆流性食道疾病的盛行率已由30年前的2-5%逐漸增加至近年的12-16%,且此一增加的趨勢並未趨緩。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世紀末發現了幽門螺旋桿菌,從此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有了新進展,潰瘍成了可以治癒的疾病。然而,隨著飲食的西化、肥胖症的盛行及幽門桿菌的清除,世界的消化科專家又發現,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病例近年來呈現逐年上升,將成為下個世紀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位處亞熱帶地區,由於四季氣溫變化不大,造就了整年都可以流行腸胃炎的生活環境,而急性腸胃炎也是胃腸科門診最常見的就醫疾病之一。腸胃炎可簡單分為因飲食被汙染所引起的細菌型腸胃炎及因口沫傳染的病毒型腸胃炎。病毒型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腺病毒,及偶而有腸病毒。這些病毒有很強的傳染力,家人容易一同受到傳染,症狀約持續3到7天。而主要症狀是腹瀉、發燒、腹痛、嘔吐、倦怠、食慾降低,且有時會合併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腸胃型感冒。細菌型常見的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曲狀桿菌等。這種腸胃炎症狀會較厲害,約持續5到10天,且主要症狀以腹痛、水瀉、嘔吐為主,嚴重的也會發燒,每次排便的量不多甚至解黏液便或血便。

     治療上一般採支持性及症狀處理,最重要的是水分與電解質的補充,即使喝了就拉,為免脫水仍應持續補充水分。可選用小兒電解質飲料,或以運動飲料加水稀釋代替。嚴重的腸胃炎已無法吃藥或進食,才需住院打點滴治療並讓腸胃黏膜得以修復。如果能吃的話,可採用清淡飲食,如稀飯、乾飯、吐司、蘇打餅乾等,而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及乳製品也宜先避免。吃藥可以緩解腸胃炎的症狀,但一般不建議馬上就止瀉,因為腸胃道內發炎的髒東西及病菌沒有排乾淨的話,可能會引發併發症。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胃幽門螺旋桿菌據估計全世界約有超過一半的成年人感染過此菌,人們一旦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在臨床上大多數感染者是不具有任何症狀的,只有將近10%的患者會產生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若沒有接受特定抗生素殺菌治療,在持續感染數十年後,可能會增加發生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甚至胃(腺)癌的機會。1994年幽門螺旋桿菌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第一類致癌因子。我國的研究團隊亦證實隨著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將使得胃癌的發生率明顯的下降且發表在國際著名的醫學雜誌。

    目前台灣醫界遵循的幽門桿菌根除治療的適應症,乃是根據國際第三版馬斯垂克共識會議報告,需要接受治療的狀況在成年人包含: (1)消化性潰瘍(2)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癌 (3)萎縮性胃炎(4)胃癌切除後(5)胃癌患者第一級親屬 (6)經充分知會後病人仍有意願(7)非潰瘍性消化不良 (8)須長時間服用非固醇類抗發炎止痛劑 (9)需要長期接受質子幫浦抑制劑 (10)無法解釋的缺鐵性貧血 (11)原因不明的血小板不足紫斑症等。而近幾年台灣的標準三合一療法,包含質子幫浦抑制劑,一顆一日兩次,Amoxicillin 1000 mg一日兩次,Clarithromycin 500 mg一日兩次或Metronidazole 500 mg一日兩次,治療一週除菌的成功率可高達八成以上,而14天之三合一治療比起7天之三合一治療可提高除菌率但卻增加藥物的副作用風險。治療後休息一個月後可考慮接受C13呼氣測試驗證幽門桿菌是否成功除菌。三合一初次治療失敗若失敗,仍有不同組合的四合一治療或是以quinolone類抗生素為主的第二線治療。而台大醫院近幾年的研究更指出,二段式的序列式服藥14天,殺菌更有效,最高達9成,但不適用於復發患者。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顯示,大腸直腸癌發生的人數,每年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民國95年起已超越肝癌是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國外的研究顯示,每一至二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我國國民健康局自93年起,開始推動50-69歲大腸癌篩檢服務,93至97年的統計資料中顯示糞便潛血篩檢的陽性率大約為4%,陽性個案中僅有將近七成的民眾完成後續大腸鏡檢查;而大腸鏡檢查結果有4%個案發現為大腸癌,46%發現有息肉。以此推論,逃避大腸鏡檢查的民眾中已經有約一半的人有大腸息肉,1/25已有大腸癌。一般來說,腺性瘜肉是大腸癌的前身,切除瘜肉就等同於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因為害怕大腸鏡檢查或不甚了解大腸癌篩檢的好處而耽誤了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是令人惋惜的。

    目前內視鏡技術的蓬勃發展,經過確診的早期大腸癌可以接受內視鏡黏膜下切除手術而不用剖腹開刀。其他發現的腺性瘜肉一般在大腸鏡檢查的當下,就會進行同步的電燒灼切除或黏膜切除術。除非患者有使用一些抗凝血藥物,就會在原開藥醫師的評估許可下,停藥數日後再進行瘜肉切除。而即使在有感的大腸鏡檢查中,瘜肉切除是不會讓患者感覺疼痛的一種內視鏡手術。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