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飲食及生活型態下,大多數的人都應該經歷過火燒心、喉嚨或嘴巴酸苦的逆流症狀,尤其在飽食一頓之後更常發生,甚至有些人有半夜發作的經驗。這些惱人的症狀若反覆發作就可能影響工作及睡眠,需要使用藥物來治療。

    根據國際的定義,胃食道逆流是「因反常胃部內容物逆流導致食道黏膜傷害或是產生相關症狀」。患者在胃鏡檢查的時候若發現食道黏膜產生糜爛、潰瘍、狹窄、穿孔和出血等現象的稱之為「糜爛性逆流疾病」。而有一大部分患者胃鏡檢查食道外觀並無傷害,逆流的症狀卻持續,稱之為「非糜爛性逆流疾病」。臺灣逆流性食道疾病的盛行率已由30年前的2-5%逐漸增加至近年的12-16%,且此一增加的趨勢並未趨緩。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性B型與C型病毒性肝炎的藥物治療,近幾年來有相當大的進展,經由治療成功的患者,不但延緩甚至有些逆轉肝臟纖維化的狀況,更降低了日後產生肝癌的機會。以下將就慢性BC型肝炎的治療現況做簡單的介紹。

慢性B型肝炎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除了慢性B、C型肝炎及酒精性肝炎外,其實在本世紀最常見引起肝功能異常的原因就是脂肪肝。門診中很常見患者緊張地拿著體檢報告來詢問:「我又沒有B型肝炎,又不熬夜也不喝酒,為什麼我的肝指數會不正常?」這些患者大部分都有脂肪肝,而腹部超音波是最快速且方便能診斷脂肪肝的工具。台灣地區統計下至少有二成至三成的成人有脂肪肝的問題,以40至49歲最多,男女比例相當。肥胖的人七至八成有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五成至七成有脂肪肝。近年來青少年肥胖的問題日漸嚴重,大約2 %以上的青少年有脂肪肝。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這些食品不僅風險高,而且無法從外觀分辨優劣,加上很難找到安心品,建議大家還是少碰為妙,以免誤食毒素而不自知。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世紀末發現了幽門螺旋桿菌,從此消化性潰瘍的治療有了新進展,潰瘍成了可以治癒的疾病。然而,隨著飲食的西化、肥胖症的盛行及幽門桿菌的清除,世界的消化科專家又發現,胃食道逆流疾病的病例近年來呈現逐年上升,將成為下個世紀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音波檢查是每個肝膽胃腸科醫師最常開立的檢查。臨床上患者常因腹痛來就醫,而腹部超音波主要檢查的器官在上腹部,即肝臟,膽囊,膽胰管,胰臟,脾臟,腎臟,以及週遭附近的血管等,有時也能針對腸子及下腹部的膀胱,子宮卵巢提供初步的診斷資訊,因此自然而然地成為腸胃科醫師檢查的利器之一。且腹部超音波檢查不具侵襲性,檢查中不會帶給病人疼痛感,若檢查的重點不是膽囊,空腹最少六個小時即可,患者可於早上或下午接受檢查,更增加了患者對腹部超音波的接受度。 

    一般來說,超音波對空氣的穿透能力不好,而胃腸道中大都會有空氣,所以不是胃與腸道檢查的首選工具。檢查腹部超音波時,患者一開始必須平躺,露出整個腹部,所以建議患者接受檢查時最好穿著簡便服裝,女病患尤其不要穿連身衣物。檢查前會先於病人肚皮塗抹膠狀傳導物質,以方便音波穿透皮膚。檢查中若有需要則必須變換受檢者的姿勢,以便獲得最清楚的影像。以下就針對腹部超音波檢查的器官範圍,簡單介紹主要器官中最常見的診斷及臨床意義。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位處亞熱帶地區,由於四季氣溫變化不大,造就了整年都可以流行腸胃炎的生活環境,而急性腸胃炎也是胃腸科門診最常見的就醫疾病之一。腸胃炎可簡單分為因飲食被汙染所引起的細菌型腸胃炎及因口沫傳染的病毒型腸胃炎。病毒型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腺病毒,及偶而有腸病毒。這些病毒有很強的傳染力,家人容易一同受到傳染,症狀約持續3到7天。而主要症狀是腹瀉、發燒、腹痛、嘔吐、倦怠、食慾降低,且有時會合併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腸胃型感冒。細菌型常見的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曲狀桿菌等。這種腸胃炎症狀會較厲害,約持續5到10天,且主要症狀以腹痛、水瀉、嘔吐為主,嚴重的也會發燒,每次排便的量不多甚至解黏液便或血便。

     治療上一般採支持性及症狀處理,最重要的是水分與電解質的補充,即使喝了就拉,為免脫水仍應持續補充水分。可選用小兒電解質飲料,或以運動飲料加水稀釋代替。嚴重的腸胃炎已無法吃藥或進食,才需住院打點滴治療並讓腸胃黏膜得以修復。如果能吃的話,可採用清淡飲食,如稀飯、乾飯、吐司、蘇打餅乾等,而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及乳製品也宜先避免。吃藥可以緩解腸胃炎的症狀,但一般不建議馬上就止瀉,因為腸胃道內發炎的髒東西及病菌沒有排乾淨的話,可能會引發併發症。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胃幽門螺旋桿菌據估計全世界約有超過一半的成年人感染過此菌,人們一旦在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後,在臨床上大多數感染者是不具有任何症狀的,只有將近10%的患者會產生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若沒有接受特定抗生素殺菌治療,在持續感染數十年後,可能會增加發生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甚至胃(腺)癌的機會。1994年幽門螺旋桿菌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第一類致癌因子。我國的研究團隊亦證實隨著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將使得胃癌的發生率明顯的下降且發表在國際著名的醫學雜誌。

    目前台灣醫界遵循的幽門桿菌根除治療的適應症,乃是根據國際第三版馬斯垂克共識會議報告,需要接受治療的狀況在成年人包含: (1)消化性潰瘍(2)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癌 (3)萎縮性胃炎(4)胃癌切除後(5)胃癌患者第一級親屬 (6)經充分知會後病人仍有意願(7)非潰瘍性消化不良 (8)須長時間服用非固醇類抗發炎止痛劑 (9)需要長期接受質子幫浦抑制劑 (10)無法解釋的缺鐵性貧血 (11)原因不明的血小板不足紫斑症等。而近幾年台灣的標準三合一療法,包含質子幫浦抑制劑,一顆一日兩次,Amoxicillin 1000 mg一日兩次,Clarithromycin 500 mg一日兩次或Metronidazole 500 mg一日兩次,治療一週除菌的成功率可高達八成以上,而14天之三合一治療比起7天之三合一治療可提高除菌率但卻增加藥物的副作用風險。治療後休息一個月後可考慮接受C13呼氣測試驗證幽門桿菌是否成功除菌。三合一初次治療失敗若失敗,仍有不同組合的四合一治療或是以quinolone類抗生素為主的第二線治療。而台大醫院近幾年的研究更指出,二段式的序列式服藥14天,殺菌更有效,最高達9成,但不適用於復發患者。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顯示,大腸直腸癌發生的人數,每年呈現快速增加的趨勢,民國95年起已超越肝癌是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的惡性腫瘤。國外的研究顯示,每一至二年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我國國民健康局自93年起,開始推動50-69歲大腸癌篩檢服務,93至97年的統計資料中顯示糞便潛血篩檢的陽性率大約為4%,陽性個案中僅有將近七成的民眾完成後續大腸鏡檢查;而大腸鏡檢查結果有4%個案發現為大腸癌,46%發現有息肉。以此推論,逃避大腸鏡檢查的民眾中已經有約一半的人有大腸息肉,1/25已有大腸癌。一般來說,腺性瘜肉是大腸癌的前身,切除瘜肉就等同於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因為害怕大腸鏡檢查或不甚了解大腸癌篩檢的好處而耽誤了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是令人惋惜的。

    目前內視鏡技術的蓬勃發展,經過確診的早期大腸癌可以接受內視鏡黏膜下切除手術而不用剖腹開刀。其他發現的腺性瘜肉一般在大腸鏡檢查的當下,就會進行同步的電燒灼切除或黏膜切除術。除非患者有使用一些抗凝血藥物,就會在原開藥醫師的評估許可下,停藥數日後再進行瘜肉切除。而即使在有感的大腸鏡檢查中,瘜肉切除是不會讓患者感覺疼痛的一種內視鏡手術。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型肝炎是一種RNA病毒,是造成台灣地區慢性肝炎的主因之一。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是肝病進展的三部曲,我國每年約有1萬人被診斷罹患肝癌,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的人為B肝帶原者而20%為C肝感染者。其傳染途徑是患者的血液及體液經被感染者的黏膜皮膚傷口而入,在80年代以前主要是經由輸血及共用針頭來傳播,台灣地區自血庫進行Anti-HCV篩檢後,輸血引起的機率已接近於0。現在的危險因子主要可能為血液透析、牙科處置、刺青、針灸及使用消毒針筒等,性行為也可能傳染,母親生產時的垂直傳染機會不高僅約5%左右。目前無疫苗可供接種來預防,但慢性C型肝炎患者已有藥物可治癒。

 

Dr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